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古琴简单曲谱

时间:2019-07-26 14:00: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曲谱是《古琴简单曲谱》,下面是详解!

求用古琴弹奏的流行歌曲乐谱,

如题,...

如题,

    幽灵的午后(用古琴散音弹奏)

                  1=F

                      / 1 2 3 6 ---- / 2 3 1 6 ----- /

                     / 3. 5 6 ----- / 3 3 2. 1 6 ----- /

                    / 3 6 2 2 ---- / 56 1. 3 2 ----- /

                   / 1. 6 3 ----- / 1 2 3 3 5 6 ----- /

                  / 3 2 1 2 -----/ 3 5.1 6 ----- /

                 / 3.3 1 2 -----/ 1 2 3 1 6 ----- /

                注:右侧5和6均低音,第四行6为低音。

                ( 由于工具问题,排版有些小错误,暂存。)






请问哪位有最简单的古琴谱?

多年学琴想把琴谱回归简单而借鉴,但我只有最简单的指法练习断章和一些难的琴谱,故而欲阅最简易之琴谱。望得贵人相助...

多年学琴想把琴谱回归简单而借鉴,但我只有最简单的指法练习断章和一些难的琴谱,故而欲阅最简易之琴谱。望得贵人相助

《仙翁操》——素有古琴永字八法之称,基础,简单,但是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古琴基本技法、音乐形式、过弦都融进去了!常练常新!

最简单的简谱大集合

寻找类似生日快乐这种最简单的歌曲简谱不要图片就这样写出旋律越多越好...

寻找类似生日快乐这种最简单的歌曲简谱 不要图片 就这样写出旋律 越多越好

  欢乐颂

  3345 | 5432 | 1123 | 3.22- | 3345 | 5432 | 1123 | 2.11- ||

  2231 |2 34 31|2 34 32|12(5)3 | 3345 |54 34 2|1123 | 2.11- ||

  小星星

  1 1|5 5|6 6|5-|4 4|3 3|2 2|1-|

  5 5|4 4|3 3|2-|5 5|4 4|3 3|2-|

  1 1|5 5|6 6|5-|4 4|3 3|2 2|1-||

  圣诞歌的简谱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叮叮当~”这首~~

  333 333 35123 444 4433 3332232 5 333 333 35123 444 4433 3355421 53215 5553216 64327 55423 53215 5553216 6432555 565421 5 333 333 35123 444 4433 3332232 5 333 333 35123 444 4433 3355671

  333 333 35123 4444333 3322125 55421 53215 53216 5321555 566532铃儿响叮当的,下面的5是中音的 (5)1121(766) 1217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6)22321(75) 2321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5)334321(6) 3432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556)2(7)1 55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55)111(7) 55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77)1(765) 77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223215(556)2(7)1 22各为半拍,其余一拍 加()的降一个八度

  小星星:533/422/1234555/533/422/13551/2222234/3333365/533/422/13551

  两只老虎:1231/1231/345/345/565431/565431/251/251......(

  童话:(5)543/343/3434321/1356/6652/243/1356/6652/2434321/236/61171

  菊花台 3323/35323/112353/2212/35365/65535/3235321/35365/65535/3235321

  /123/3566(3211)65/65321/612/212/3356/6(321121)/55371123/21...

  提示:括号里的不是高音就是低音,自己很容易揣磨的吧...

  泰坦尼号:1111(7)1/1(7)123432/1111(7)1/1(5)/1111(7)1/1(7)123432/

  1111(7)1/2(5)/12/(5)5432/343/21(7)11(5)/12/(5)5432/343/21(7)1/

  1(7)12-3-432-1-1--.........

  欢乐颂: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2 2- //:2 2 3 1/2 34 31/2 34 3 2/1 2 5(5是低音)3/3 3 4 5/5 4 3 42/1 1 2 3/2·1 1-://(没空格的两个音是一拍)

  斯科郊外的晚上简谱:6低 1 3 1 2 1 7低 3 2 6低 1 3 5 5 6 5 4 3 4升 5 7 6 3 7低 6低 3 2 4 5 4 3 2 1 3 2 6低 (0过门 4升 5 7 6 3 7低 6低 3 2 4 5 4 3 2 1 3 2 6低 )重复主旋律就可以啦~

  好心分手中间那段简谱:35555 55543 35535 12765 365671 33~22 16565 67~5 565

琴箫合奏曲和曲谱,简单的。古琴,箫。

我想跟人琴箫合奏一曲,有没有简单的琴箫合奏曲谱?有什么推荐,古琴,箫。...

我想跟人琴箫合奏一曲,有没有简单的琴箫合奏曲谱?有什么推荐,古琴,箫。

阳关三叠,这个简单,你是会古琴吗?合奏还是很难,双方的文化底蕴要求高,要多看书,古诗词等。

哪些古琴曲适合初学者弹

一些比较有名的古典开指小曲有《仙翁操》《秋风词》《古琴吟》(又名《相思曲》)《湘江怨》《凤求凰》等,如果按业余考级看是1-2级曲目。龚一老师,李祥霆老师也打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曲目如《小草》《鹤冲霄》等。曲谱可以上古曲网下载。
初学者入门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学习一些等级稍高的曲子,如《阳关三叠》《良宵引》《关山月》《酒狂》等,都是比较基础的曲目,指法不是太难,但都是很经典的千古名曲,曲子不大却蕴藉深远。
再有段时间联系后继续可以尝试《普庵咒》《鸥鹭忘机》《平沙落雁》等曲目,中级曲目(业余5-6级),这些曲目有一些难度,最好要老师指导,这些曲子都是独特的内涵和风格的,弹奏时也需要一些技巧的处理。
总之,多多联系吧!不断巩固基本功,深化对古琴的了解和自身文化修养,多听名家弹奏,在各种派别和版本中汲取适合自己的,并逐渐有意识培养出自己的琴风。中高级曲目《醉渔晚唱》《忆故人》《高山》《流水》甚至《春风》《广陵散》等,对于长期练习不断突破的勤奋者都不是难题!

古琴的曲谱是不是五音(宫商角徵羽)?

想学古琴·不知道古琴的曲谱是不是和现在不一样·我想学古谱五音的...

想学古琴·不知道古琴的曲谱是不是和现在不一样·我想学古谱五音的

古琴有七根弦 一根弦一个音 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变宫和变徵
相传 古琴六弦七弦 分别是周文王周武王所作 而古琴七弦的形制在战国中期就已稳定 所以说古琴并不是五音的 而是七音(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这样 这里只是考虑弹散音的情况)

汉末三国到魏晋时 古琴的减字谱已是基本成型 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比较早期的琴谱 有全字谱(我自己起的名字 就是把指法毫无缩写详细地写出来)

从理论上讲 现在没有“五音”的“古谱” 从战国中期后 古琴的形制就已稳定为七弦 就是所谓的“七音”

不过还保存着一些据说是上古的琴曲 比如神人畅 该曲很少用到六弦和七弦 一般认为该曲成曲年代较早

===========
希望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什么还不了解的可以私信我
有空儿多去古琴吧交流交流

古琴简谱

古琴简谱怎么看,不是减字,有的数字下面有个点,或横线,数字上面有一条弧线。求教高手,麻烦详细一点。弹鸥鹭忘机时根本没法弹了...

古琴简谱怎么看,不是减字,有的数字下面有个点,或横线,数字上面有一条弧线。求教高手,麻烦详细一点。弹鸥鹭忘机时根本没法弹了

>>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a、si。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数字上加一点,表示高八度;加两点,表示再高八度。同理,下加一点表示低八度,下加两点表示再低八度。

>>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法 时值

全音符 5--- 四拍
二分音符 5-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下有一横)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下有两横)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下有三横)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古琴有多少谱子

古曲大概现存3000多首,但现在能听到的名曲就是“老八张”里的53首(有重复),再加上一些没  收录进去的古曲,大概可以听到、被传承下来的古曲只有百首左右。
  另外,今人也把一些现代歌曲打谱弹奏,如《菊花台》、《青花瓷》、《茉莉花》、《送别》、《佳人曲》、《越人歌》什么的也都有减字谱版的(其中也包括像仙剑、古剑等游戏音乐也有玩家制谱),甚至我还听到过《甩葱歌》、《欢乐颂》的古琴版……
  不过对于这些现代歌曲,因为没有人去刻意统计,所以就没有一个具体数目了。
  古曲可以参见《存见古琴曲谱辑览》(查阜西编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现代歌曲一般网上就能搜到,只是相对比较分散,不成体系,也有专门收录新曲的书籍,比如《古琴弹奏经典歌曲三十首》什么的。

弹古琴用的是简谱/五线谱还是其他的什么谱?

传统的古琴琴谱用的是“减字谱”。如图:

减字谱,属于“指法谱”,即用记录指法的符号来记谱的一种记谱方式。每个符号中的汉字数字表示弹奏时所取的弦号与音位,汉字笔画或偏旁则分别表示左右手弹奏时所用的指法技巧。

古琴谱的琴谱分类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唐末曹柔发明,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记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除此之外,减字谱还有续部、注释,一般用来标示音的细微变化。但由于减字谱无法记录每个音的时长,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传。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据统计,现存的古琴曲中有三千多首是古代流传至今的曲目,这笔丰厚的遗产使古琴成为当今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件乐器。而这都要归切于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减字谱记谱法。唐代以前,古琴的乐谱是用文字记载的,称为文字谱,极其繁复。一个指法要用一句话记录,一首曲子记下来往往比一篇文章还要长。鉴于这个原因,晚唐一个名叫曹柔的人发明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将一句话中的关键字摘出,每字各取简洁的一部分,再将这几个部分拼为一个“字”。减字谱实际上就是指法谱。因此,唐代之后的大量琴曲都流传到了今天,而唐代之前的琴曲大部分则失传了。目前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谱子,相传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它也是流传到今天惟一的一份文字谱,为唐朝手写卷,原件现存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古今中外的音乐谱种类很多,最简单而粗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以表达音阶高低节奏快慢为主的“音阶谱”,例如 中国的工尺谱,西洋的五线谱等;另一种是以表达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的“手法谱”,古琴谱就属于这一类。

文字谱
自有古琴以来,在琴谱出现之前,学琴都是靠师徒之间口授心传,一句一句,一曲一曲的传授,由于指法随着古琴的技法发展而逐渐复杂,汉代开始有弹琴手法的名称记载,这些手法又称为指法。为了方便记忆,弹琴人便将指法用文字记下来。其后又把整首琴曲每一个指法用在哪一条弦的哪一个徽位的弹琴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并将琴曲的调名记下,便成为琴谱。当时称为“琴叙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就是现存唯一文字谱例。从汉末有指法记载发展到隋末文字谱成熟,中间不少于五百年。
文字谱虽然可以将琴曲的弹奏方法记录下来,但是由于记叙冗长,一句琴曲动辄就要两、三行文字,记录一首琴曲花上很多篇幅,不便于记录与学习。所以在文字谱出现之后,历代弹琴人觉得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弹琴人就朝着两方面尝试:一方面是尝试用更简单的符号表示指法,以容易上手;另一方面是将文字谱简化,以免篇幅冗长,阅读困难,影响学习。结果是符号代替不了文字,文字谱经过数百年的演化,慢慢发展成为减字谱。

符号谱
最典型的符号谱要算是隋代僧人冯智辩(约公元613~618年前后)的《手用指法仿佛》了。《手用指法仿佛》包含有文字以及很多符号,这些符号有些类似印度梵文,也有一个八卦符号,有学者认为其中还包括了汉代的“声曲折”谱符。篇末还记有文字:“大隋内道场僧冯智辩法师之所制也,不受师所,必可斟酌,非为指南,此本大贵,幸勿慢传。”可见前人对于一套认为可用之指法谱号,与今人一样,都怀着尽快推广,以便琴人之心情。这套指法符号,传到日本后得以保存下来,可惜它与很多其它不同记谱方案一样,不能广为流传,成为通用的记谱法。

减字谱
今天通用的古琴谱叫减字谱,又叫指法谱或手势谱,它是由文字谱演变而来。由于古琴的指法繁多而复杂,根据近代琴家顾梅羹和查阜西两位统计,古今指法名称有1,036个,减字有1,393个,有名称无减字的有123个,有减字无名称的有34个,加起来指法名称共有1,159个,减字就共有1,070个。因此学琴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记忆指法。。(摘录自《从《愔愔室琴谱》谈古琴记谱法的承传》)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记谱方法出现过,至今已难以考证,从僧智辩的例子来看,我们就可以推想到有心人实在很多,但由于古琴指法技巧实在很复杂,要设计一套简单又通用的记谱法并不容易,最后还是在长期的经验中,找出了一套将文字谱的用字简化,再进一步将指法名称化成部首,依读谱的规律从新组合为古琴专用的“谱字”,便成为后来的“减字谱”。明代袁均哲《太音大全集》卷五《字谱》记载了古琴谱的发展情况:“制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而别谱不行于后代。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先贤制作,意取周备,然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后曹柔作减字法,尤为易晓也。”
这里标出了发明文字谱的是赵耶利(隋末人);发明减字谱的是曹柔(唐末人),其实无论文字谱或减字谱都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创作出来,他们应该是一个集大成或整理与规范的代表性人物,由简字谱在长期演化过程期中出现了不同的设计,经过不断的改良与规范。例如明初《神奇秘谱》上卷《太古神品》的琴曲,据编者朱权说是出于“隋宫”,所以其记谱法是最迟也是唐代早期的减字谱式,中间有很多还夹杂着文字谱的叙述方式,又如《太音大全集》就记录了陈拙的字谱与其它记谱法的分别;故减字谱最早各家可能各有体系,既有个人创作,也有集体智能,可以证明从文字谱到减字谱是在历代琴人的努力中渐变而成的。至于发展为今天通用的简字谱最早的谱例,要算是南宋姜夔的自制曲《古怨》了,此曲还是姜夔自写、自刻的谱,可以反映南宋时候的琴谱特点,故此从隋末文字谱成熟发展要到南宋减自谱定型,期间又经历了不下五百年。所以琴谱的谱字,就像中国的文字一样,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而成的。

古琴谱怎么才能看懂?古琴自学能学会吗?

其实只要你知道减字谱构成原理,只要多记就不存看不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对于古琴自学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了简谱记录所以自学成为可能,要是在古代独立的自学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根本不在乎你弹的是不是真确。
现在要是自学古琴,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具备较强的乐理知识,并且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研究基本指法才可以,当然这种情况是在你实在没有老师的前提下才采用的办法,如果当地有老师还是建议跟老师学,这样会好点,避免误入歧途!呵呵

哪里有售古琴曲谱需要标准的简字版本,有历代名曲曲谱

貌似除了<琴学备要>是繁字版外,其余关于古琴书籍里多少都带几曲历代名曲简单版其中追十全就<古琴考级曲集>,原名古琴曲集,追原始就<神奇秘谱乐诠>。

古琴谱和五线谱有什么差别?

今天看王小峰的博客里面有一段:但是当他听到古琴,就急了:“这东西也叫乐器?连个谱都没有,简直不靠谱。就是在那里瞎弹,你们居然还能听出道道来,真不可思议。”我不懂古琴,但是...

今天看王小峰的博客里面有一段:但是当他听到古琴,就急了:“这东西也叫乐器?连个谱都没有,简直不靠谱。就是在那里瞎弹,你们居然还能听出道道来,真不可思议。”
我不懂古琴,但是读高三时每晚睡觉前都听古琴曲,刚开始没感觉,后来还挺喜欢了,喜欢琴箫合奏的,比如《云水吟》,还有龚一、林有仁的古琴曲。所以很感兴趣,查了下,原来古琴有自己的谱不是用的五线谱,可是难道不能相互转换吗?古琴谱也是谱啊,为什么文中要这么说?希望懂的人能说一下,通俗一点地说,千万不要把大段大段的关于古琴谱的研究型文字摘录过来,谢谢。
谢谢1楼,我一定阅读一下《琴学门径》。你说的我是不是能这样理解:我们唱歌如果不对谱了,一般就称为走调是吧,没有节奏自己打谱,就是说演奏古琴时可以走调?可以弹出自己的调?我理解的对吗? 展开

实际上,龚一老师有把减字谱和五线谱转化的方式呀。。。。

详细的,可以看龚一老师的《古琴演奏法》,但是很刁钻古怪没有减字谱方便就是了。。。。

关于你的补充嘛
古琴有不同的调。每根弦根据它本身不同的松紧程度,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通过调整弦的松紧,就可以确定不同的曲调。比如正调从一弦到七弦发的音是低音56中音12356。其他的还有蕤宾调,清商调什么的。
古琴的曲谱都会标注所用的调,所以不会有走调的说法。当然,演奏过程中弦松了跑调也是会发生的。只要按照减字谱上对徽位、弦、指法的表述来弹奏,不会出现同一首乐曲不同音调的情况。当然,如果因为乐曲有特殊的音调,而之前没有把弦调对的话,就要令当别论了。
至于节奏嘛,因为减字谱没有五线谱那样明确的节奏表示的方法,都是用诸如“徐”,“缓”,“急”这样的字眼来表示弹奏的速度,不同的人对文字转化到速度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在弹奏的时候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节奏。

以上

古琴减字谱,大家是怎么记乐谱和节奏的,一整首好...

很简单,录下来老师弹的,或者直接听同派前辈的曲子,平时没事就开着听,熟悉节奏和旋律。自己练的时候差不多每句弹10遍就能记住谱子,可以默弹之后,开着前辈的曲子,同时自己弹,也可以提高节奏感。

古琴曲谱有现代歌曲吗

像烟花易冷。好梦如旧,问情,三月。。这种类型的谱子...

像烟花易冷。好梦如旧,问情,三月。。这种类型的谱子

有什么好听的古琴曲吗?

古琴名曲 古琴曲《鹿鸣》   《鹿鸣》,古代歌曲、琴曲。词见{诗经。小雅}首篇。原为周朝宴乐群臣嘉宾所用。为汉代仅存雅歌四篇之一。蔡邕{琴赋}、(琴操)均有此曲目。据说,由汉末杜夔传至魏左延年,晋苟勖用为行礼诗。唐韩愈:“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送杨少尹序》),宋朱熹:“此谱乃赵彦肃所传,即是所谓开元遗声。”(《仪礼经传通解》)明张廷玉将此曲收入《理性元雅》琴谱,直至清末仍有刊传。现存琴曲与历史上记载的同名曲目有无联系,尚待研究。  古琴曲《广陵散》  《广陵散》,琴曲。又名广棱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既用于合奏,也用于独奏。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明代宋濂跋《太古遗音》则谓:“其声忿怒躁急,不可为训。”这些,从正反两面说明此曲对统治者表现了一定的反抗性。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说,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此外还有《西麓堂琴统》等传谱。各谱分段小标题均有:“取韩”、“投剑”等目。近人因此认为它是源于《琴操》所载《聂政刺韩王曲》。现存曲谱共四十五段。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其中头尾几部分似为后人所增益,而正声前后三部分则很有可能保留着相和大曲的形式。又本曲使用的“慢商调”为本曲所独有。  古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琴曲。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说:晋代的“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用以表现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另有急促曲调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各段多以共同曲调作结。  古琴曲《乌夜啼》  《乌夜啼》,琴曲。原为南北朝时期表现爱情题材的西曲民歌。现存琴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引《唐书。乐志》临川王刘义庆作曲之说,后世多沿用之。曲谱中有“反哺”、“争巢”等文字,表明琴曲是描写慈乌与雏鸟的活动情景。唐代的软舞,宋代的词牌,元代的曲牌中亦均有此目。  古琴曲《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原件在日本,国内有影印件。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公元494—590年)。曲名之前冠以调名,这样的标题,为琴曲中所仅见。据推断,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南北朝时期流行碣石舞,《南齐书。乐志》说:“《碣石》,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其歌四章。”现存琴谱也分四拍,碣石调有可能是当时碣石舞的曲调。至于《幽兰》,当时有诗人鲍照写过同名琴曲歌词,见于《乐府诗集》。内容为借幽兰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心情,与现存曲调的情绪吻合。《幽兰》有多种传本。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就有“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琴操》中也有孔子自伤不逢时而作《猗兰》的记载。现存琴谱中另有《猗兰》或《幽兰》等多种。解题一般沿用《琴操》之说,其曲调与《碣石调幽兰》并无共同之处。  古琴曲《大胡茄》  《大胡茄》琴曲。唐代的著名琴家如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都擅弹此曲。当时与《小胡笳》并称“二胡笳”,或“胡笳两本”。这两首作品初见于《古今乐录》,称《大胡笳鸣》和《小胡笳鸣》。初唐琴坛流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就是以这两曲著称。以后董庭兰继承这两家的传统,整理了传谱。李颀在《听董大弹胡笳声》中说:“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应即指《大胡笳》,因现存《神奇秘谱》中的《大胡笳》正是十八段。它与后世流传的《胡笳十八拍》在题材上相同,但音乐毫无共同之处。  古琴曲《石上流泉》  《石上流泉》,琴曲。传为伯牙或刘涓子作。唐代即有此曲目(见《碣石调幽兰》谱后)。存谱为八段。描写碧涧潺潺,枕流漱石之趣,见于《琴谱正传》、《西麓室琴统》等琴谱。  古琴曲《离骚》  《离骚》琴曲。晚唐琴家陈康士据屈原辞所作。在屯新唐书。艺文志》中记为九拍,流传中分为十一拍和十八拍两种。:《神奇秘谱》采用了后者,每拍都以屈原的诗句作题,曲意怨愤深邃。《琴学初津》在本曲的后记中说:“始则抑郁,继则豪爽。”  古琴曲《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唐代歌曲,今存古琴歌谱。歌词据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一诗并有所发展。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又重复三次,故名《阳关三叠》。唐、宋以来,曾有多种唱法,现存琴谱三十多个版本,共六种类型。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最初见于明代的《新刊发明琴谱》(1530),经清代的《琴学入门》加工后一直流传至今。另有初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的一类,在明代也较流行,全曲残存八段,只在第一段用了王维原诗。这六种类型的词,曲和曲体结构多不相同,但其主要曲调却大同小异,表明是同一渊源,一脉相承的。当代作曲家王震亚曾据近代琴家夏一峰演奏谱(原谱载《琴学入门》)改编为合唱曲,并灌有唱片。  古琴曲《捣衣》  《捣衣》,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平沙落雁》  谱本:最早见于明末尹晔的听月楼《徽言秘旨》(1649刊行)。明清以来刊载此曲的谱本将近四十种。据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尹晔是在幼年时间向绍兴琴师王本吾学得的。曲体中型。原无词。  曲情:琴曲出现在明代,明清各谱均无序跋。据上江琴家传说是《秋鸿》的节本,那末,它的曲情应该从《秋鸿》的“平沙晚聚”,“远落平沙”,“衔芦游弋”,至“南怀北”四个小标题。清王善《治心斋琴谱》说是宋末毛敏仲所作,清秦维瀚《蕉庵琴谱》说是明初朱权所作。这和《秋鸿》的作者是同一疑案。朱权在《秋鸿》的序里说《秋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天胄诗狂,有些人就认为《秋鸿》是朱权本人所作。但据传说并从《秋鸿》的原词看,却是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发抒怀念故国的悲恨,又像是毛敏仲的琴师郭沔所作。这一曲的曲情和作者,仍应存疑。琴曲谱本最多、出入最大的是这一曲,现时演奏的人最多、出入最多的也是这一曲。  《关山月》  谱本: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  曲情:《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  《秋风词》  谱本:出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曲体小型。有词。  曲情:原谱旁注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原词,大概是王燕卿的作曲。按:明嘉靖间黄献的《梧冈琴谱》的《秋风曲》是以六朝张翰思鲈的故事为曲的意境的一个无词琴曲;与黄献同时汪芝的另本《西麓堂琴谱》的《秋风》却是另一有词的琴曲,原词是“秋风秋风秋风生,鸿雁来也,金井梧桐飘一叶,叹人生能有几许光阴!?……想人生能几何”。又日本物部茂卿所得《秋风章》却又是指的汉武帝的《秋风辞》。至于现时国内琴人所弹的全部是王燕卿《梅庵琴谱》的《秋风词》,和以上三古谱均无关系。  《梧叶舞秋风》  谱本:清初庄殝凤在他出刊的《琴学心声琴谱》(1644)里面说明这是他自制新曲。在清代,有十二种刊本琴谱采录了进一曲。这说明它是一个成功作品。曲体中型。无词。  曲情:庄氏自己和后来琴家多未作序跋,曲情应从标题。只有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  《潇湘水云》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清以来三十种刊本琴谱。原只十段,渐发展至十五段的大型曲。无词。  曲情:朱权曲序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  按:郭沔是南宋末年古琴作曲巨匠,景淳间(1260一1274)毛敏仲、杨瓒、徐天民等“紫霞派”的琴家都尊他为师。“毛敏仲的《樵歌》和《渔歌》因毛不仕元有浓厚的民族意识而得传。但后世琴家一向认为这些琴曲在技巧方面的成功是和郭沔的造诣分不开的。郭沔的事迹只散见于宋俞德邻的《佩韦斋辑闻》和元袁桷的《清容居士集》,名家记载不如贵族杨缵和他的清客那样多。吴县蒋文勋《二香琴谱》(1833)论琴派时提到严天池说严氏的琴是”受之陈星源,而后之托名标榜者不曰陈氏而曰严氏,岂非宰辅之子、太守之尊足以耸动天下耶?“对杨缵和郭沔的看法似乎也可以这样。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文王操》
《文王操》是古代中国人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儒家理念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其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无愧为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聆听此曲后,一种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在古琴音乐流传的千百年的历史中,《文王操》被古人尊为高雅的作品,一首可以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的琴曲:“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明代琴谱《杏庄太音补遗》);北宋琴家成玉涧所箸《琴论》称“其声古雅,世俗罕闻”;北宋苏轼在他的古体诗《舟中听大人弹琴》为听其父苏洵弹《文王操》等曲而作,在评说时人“强以新曲求铿锵”、“数声浮脆如笙簧”后,发出了“古意堕渺茫”的感叹,最后便是“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千古名句。 第一段:古琴以空弦低音一字一音奏出,庄严,肃穆,宏伟。琴声引导我们进入两千年前的时空,古代文王、孔子这些伟大的圣贤出现在眼前……不是宗教,犹如宗教,这里有古人的崇拜之情;高山、峻岭、古代的图腾……开始的空弦犹如撞击的磬钟之声,硕大无朋的磬钟、厚重的音响、色彩…… 以上是一段前半部分的音乐,在全曲中有“引子”的作用,一段后半部分出现一些不完整的音调,这是琴曲最初旋律的显露。 第二段:一段亲切的旋律较完整地出现,富有歌唱性,这一段旋律和它的变化在全曲的二、三、四、六段里出现,是全曲最重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温暖、坦然的情感,很好地表达了儒家的“仁爱”的思想,一种发自内心的博大的对人的爱,丰富的人情感的表达自此开始。 第三段:开始是平静的空弦为主的音调,这是段落最初的导入部分,也是以后段落惯用的结构方式(在传统的曲式中称作“合头”),简单的音乐营造了一种平和的气氛,音乐的变化、发展、新的音乐材料的进入都在这种气氛之中逐步开始。全曲最初呈示的旋律在这里渐渐作变化发展、深化,旋律在勾画一幅幅美好的图景,其中有人类生活环境的美,也有美好的图景后面蕴含的人性人情之美。段落中部有个情绪上的小高潮,像是为某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所激动,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情绪都开始有较大的流动,激情、起伏、跌宕……画面比以前有更多的的动感。 第四段:带有过渡性质小段落。旋律在低音区进行,音乐性格醇和、温厚、柔情。这里是第三段音乐小高潮后短暂的迂回,象是音乐行程中一次逗留,回首顾盼。 第五段: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这一段音乐抑郁凝重,富沉思性,是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疑惑、不解,是对大千世界的问诘。音乐在低音区进行,音调中不时有变化音出现……音乐由旋律性、歌唱性变为吟诵的语气,节奏自由跌宕,在思考,在自语……。这一段音乐从形式结构和音乐情绪上体现了儒家理性思考的一面,是人对自己内心、对宇宙深刻的思考,从而对人类生活的社会的关切。段尾又引至豁然清旷之境。 第六段:凝重的音乐气氛至此复而舒畅、柔美,这一段音乐具有歌唱性和抒情的性格。 第七段:泛音段,与前段音色对比鲜明,予人以超脱、清新的美感。犹如进入一个神奇的境界,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寄托于神仙生活的地方,我们看到祥云的飘舞、仙鹤在缓步、麋鹿在游走……。 第八段:音乐材料又回到第五段材料的变奏,其语气如苦思,如扩展,深奥曲折,又象看到文王在“有所穆然深思”、“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他在深思人类的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格。曲尾的泛音终结句使整个乐曲复归于静穆、安祥。第八段象再次给人们呈现一位圣贤文王的形象,他伟岸、目光深远、心胸博大,予人以无限的崇拜之情。 《孔子读易》《孔子读易》为一首古琴曲,又名《读易》、《秋风读易》,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据说为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琴学大家张合修(字孔山)所作,他曾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全曲分为四段,乾坤定位、阴阳错综、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岳阳三醉》《岳阳三醉》取意于吕洞宾三醉岳阳,飞渡洞庭的神话故事而作。反映了神仙道化,脱离现实的道家思想。曲调情趣逸致,音韵流畅。为琴曲中之大操。 全曲共二十段,曲谱见《春草堂琴谱》、《琴学入门》、《蓼风堂琴谱》等,琴谱互有出入。据《琴学入门》记载,此曲为《羽化登仙》之删减本,主要段落相近,而次序有出入。《墨子悲丝》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此曲为广陵琴派大曲之一。 “墨子悲丝”的本事见于《墨子·所染》:墨子见到洁白的丝被染成各种颜色,引发了他关于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不但丝会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种颜色,一国之君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为天下谬”的“不义辱人”,无不是外来的影响所致。“士”也不例外,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而发出了“故染不可不慎也”的感叹。 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1609年),《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也收有此曲。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曲意深刻,音韵悲怆。 此曲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
古琴曲《流水》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历史传说中,人们往往把它和战国时期的伯牙联系在一起。 据传,伯牙是一位出色的民间音乐家。他弹得一手好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篇》)是说伯牙弹琴时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都仰起头来聆听。有一次,伯牙弹琴时有个叫钟子期的人站在一旁欣赏,伯牙心中想着巍峨耸立的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向往着奔腾不息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够准确领会伯牙在琴声中寄托的感情,使他们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万分悲痛,从此不再弹琴。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也说明:运用对景抒情的手法创作象《高山》、《流水》这样的音乐作品,可能在公元前三世纪便已存在。 琴曲《流水》最早传谱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 年编印的《神奇秘谱》。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但《流水》一曲的产生年代要早得多。据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扼要地说明了这首乐曲在古代的演变情形。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十九世纪的四川道士张孔山在乐曲中加进了描写湍急水势的滚拂手法,使乐曲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人们称它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本书介绍的琴曲《流水》,就是根据川派琴家流传的版本,它载于1876 年刊印的《天闻阁琴谱》。 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在音乐表现上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 1977 年8 月20 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将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仍铮亮如新。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古琴(弹拨乐器)

古琴(弹拨乐器)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陶笛名曲曲谱

手机钢琴曲谱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