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知识
李进老师 2019-07-17 16:55:40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要善于从与他人的比较中明己之长知己之短 ,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语出《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来自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魏政大臣能够直接向唐太宗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经常直接在法庭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由于唐太宗能够听取正确的意见,他统治了一个政治纯洁、社会稳定的时期,见证了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实力。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欲绝。他命令为魏征立碑,自己写碑文,以书面形式书写。

魏征是唐朝时的大臣,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宰相等职,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返回顶部

影响力:601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三句名句的作者是谁

这个解答帮助过8482人

唐太宗李世民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中国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葬于昭陵。

编辑时间 2019-01-11 09:48:34
影响力:53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描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者
这个解答帮助过5294人

原话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编辑时间 2019-08-08
影响力:2452

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

描述: 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问出处。... 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问出处。
这个解答帮助过7126人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说丞相魏征的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意思是说用铜左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说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编辑时间
影响力:4719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是谁

这个解答帮助过9491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编辑时间 2019-06-07
影响力:26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下一句什么

这个解答帮助过1437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编辑时间 2019-11-30
影响力:5636

《新加坡为什么能》读后感:温故而知新 焕发新政能

这个解答帮助过9975人

温故而知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重温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得知“新加坡为什么能”的精要,同时也结合新加坡经验反证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为我们深化执政理念、方式、方法改革提供新养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近现代世界政党发展历史大格局中研究新加坡经验,认真总结比较新加坡与其他各国政党发展的经验教训,归纳政党作为现代民主政体重要组成的客观规律,可以对加强党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深入研究新加坡政党制度模式,以及人民行动党的“学习之道”、“革新之法”、“执政之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以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究我们在完善政治伦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诚信社会、惩治官员腐败、提升公民道德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得失成败,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实际,推动执政理念、执政思想和执政策略革故鼎新,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中紧贴民心、紧随潮流,妥善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实现德治、法治、人治相兼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编辑时间 2019-04-27
影响力:7471

你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发展?请发表你的意见。

描述: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联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联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
这个解答帮助过9784人

历史只是过去,唯一能告诉你现在的只有你身边的朋友和敌人以及历史的经验。
也许除了人到老年才不需要发展。但是老年人会帮助年轻的一代,这才叫领导不是吗?
其他任何人都需要发展,问题是世界上谁想发展就得证明拥有发展的能力,而且是在和平的条件下。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非常相信自己拥有能力去发展,但是呢,又互相限制对方的发展。
这个矛盾是有其根本的内在原因。至于是什么原因,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看到。

编辑时间 2019-06-18
影响力:6930

以什么为镜子,可以什么什么

描述: 以什么为镜子,可以什么什么... 以什么为镜子,可以什么什么
这个解答帮助过8170人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追答

谢谢网友采纳

编辑时间 2019-03-10